近年来,国外移动式输送机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,输送机主要部件的技术性能也有了明显提高。目前,输送机正朝着超大容量、高速、低耗、长距离、管带等方向发展。设计主要基于国际标准ISO5048和德国工业标准DIN22101,有以下发展方向。

(1)高的效率、低能耗、高功率、曲线和长距离发展方向。移动式输送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(CAD/CAM)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,有效保障输送机设计与制造的无缝链接,不断提高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水平和精度。其主要技术参数和设备正在向大型化发展,以满足高产高的集约化生产的需要。目前,世界移动输送机的传输线长度为100km,大带宽为3.2m,带速为7.4m/s,传输能力为37000t/h。
(2)采用设计理念、技术和手段,提高设计质量。Nastran、AutoCAD、SolidWorks、Xsteel等先进的设计和管理软件。更有效地管理工程信息,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。建立运行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,应用动态特性分析技术,分析计算输送机启动和制动过程中,输送带上不同点的速度、加速度和张力随时间的变化。采用大功率软启动、多机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技术,确保输送机整个工作过程的稳定;输送机的动态监测与控制,利用移动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粘弹性理论进行动态分析,合理确定输送带的系数,自动张紧技术降低输送带的动态张力,提高运输效率。
(3)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使用性能和可靠性,开发新型高可靠性关键零部件技术,如包括CST在内的各种大功率驱动装置和调速装置、高速耐磨托辊、柔性滚筒,储带装置、快速自移机尾等。与国外技术相比,国内移动式输送机存在设计手段落后、运行阻力,落后控制系统大、设计制造精度低等不足,尤其是在长距离、大功率的关键动态设计与监控的研究与应用方面。目前国内曹妃甸港5000万吨煤码头有一台代表性的大型输送机,带速6m/s。
移动式输送机的现状与趋势相信上文已经叙述的很清楚了,它的发展前景很大,我们在不断地对它的技术和运输的速度进行改进和提高,相信在接下来几年里它的发展会越来越好。
小编:suger